值得一提的是:火箭飛行所需的關鍵零組件與酬載(承載)儀器,不論設計、技術與製造都出自國人之手,自主性百分百,不必受制他人,未來可應用在探空及國防產業。

成大自主開發 Ⅲ型混合火箭刷新紀錄

趙怡欽領導的成大混合火箭研究團隊,整合校內包含電機系,太空與電漿科學研究所,航空太空工程學系,航太中心等單位具各項專長的學者與研究群,無論於學術研究能力或是工程實務經驗方面皆屬一時之選。各領域師學生參與跨領域團隊合作,進行專業交流,也為國家儲備航太專業人才。1041109

成大校長蘇慧貞表示,感謝趙怡欽在火箭領域研究的堅持,不斷有成功的進展,在太空領域上持續有所突破,更重要的是讓成大的LOGO邁向太空。

「成大Ⅲ型混合火箭」,依設計可達20公里以上高度的實力,基於考慮氣候與安全因素,當天降低規格保守發射,實際測試飛行高度超過9公里,領先亞洲各大學混合火箭的飛行紀錄。

火箭依燃料、使用的氧化劑可分為固態火箭、液態火箭,以及二者兼具的混合火箭;成大團隊對混合火箭發動機的燃燒特性研究多年,已充分掌握固體燃料配方、氧化劑噴注設計與燃料蒸氣混合燃燒等關鍵技術,提升火箭性能與穩定推進效果。成大Ⅲ型混合火箭,選用石蠟、端羥基聚丁二稀(HTPB)為燃料,氧化劑採用的是俗稱笑氣的氧化亞氮。

趙怡欽指出,成大Ⅲ型混合火箭成功發射完成任務,達成幾項指標性成果,包括:(1)飛行高度仍超過9公里,領先亞洲各大學混合火箭的飛行紀錄;(2)成大自主發展系列混合火箭,突破重要關鍵,證實成大混合火箭發展已走出實驗室進入可實用階段;(3)全程實際追蹤與遙測下載火箭高動態姿態與軌跡,成功完成太空技術與科學酬載任務,成功證實自主發展的高動態GPS與太空用蓋革計數器功效與性能。

此次的飛行試驗,火箭也承載了兩項自主發展的工程與科學酬載,分別為成大電機系教授莊智清率領團隊自主研發的「高動態GPS接收機」、以及成大太空與電漿科學研究所教授陳炳志的測量高空輻射的「蓋革計數器」。

趙怡欽表示,成大研究混合火箭迄今約15年,經歷過許多的挑戰,都逐一克服,混合火箭從最初的30公斤級推力,進到200公斤級推力以及到現在的1000公斤級推力,成大從原料到火箭發射等各系統關鍵技術都能完全自主,逐步放大的經驗是非常寶貴的,對於實用發展是很重要的。

成大Ⅲ型混合火箭,長度5.3公尺,直徑28公分,重194公斤,是團隊成功通過飛行試驗的最大推力混合火箭;它是以2010年成功發射的成大Ⅱ型300公斤級推力混合火箭為基礎,4年多的持續研發,在發動機推力放大、設計製造、組裝等工程與技術上都取得重大突破,顯現成大在火箭本體與飛行相關的系統開發能力又更加精進。

成功大學全程追蹤與下載火箭高動態姿態軌跡、完成太空貸款技術與科學酬載實驗與測試任務。趙怡欽說,這項技術已走出實驗室進入實用階段,未來可應用在防空、國防、太空探空產業。

負債整合 趙怡欽表示,成大Ⅲ型混合火箭的本體設計上具有多項特色,一、大型輕量化複合材料。二、火箭發射與飛行有效驗證發動機放大設計與藥柱點火技術。三、2000公斤推力等級的可移動式火箭發射架實驗驗證。另外,在火箭遙測技術的部分,包含了火箭飛控、資料擷取、通訊與航電等次系統。也依任務需求附掛了量測儀器(包括三軸加速規、三軸陀螺儀、三軸磁力針、商用GPS、5.8GHz類比通道企業貸款信用貸款攝影系統等)。

內容來自YAHOO新聞

莊智清團隊投入「高動態GPS接收機」研發多年,相關技術成熟,成大Ⅲ型個人信貸混合火箭測試成功,該系統不只幫助追蹤到火箭的高動態軌跡,也使得國內發展太空用GPS自主技術向前邁進一大步。

陳炳志領導的團隊所發展的「蓋革計數器」,目的在量測不同高空的大氣環境輻射、帶電粒子變化等數據,此一科學設備經過成大醫院核子醫學部協助驗證、與探空氣球實驗的飛行測試。

趙怡欽欣喜的說,此次火箭所承載的量測設備,都已順利量測得高空科學數據,並利用火箭遙測系統下傳接收。

(中央社台北9日電)從無到有,自主開發火箭不必受制他人,成大航太系特聘教授趙怡欽率領的成大跨領域混合火箭團隊再次取得重大突破,10月28日於屏東成功發射1000公斤級推力可實用型「成大Ⅲ型混合火箭」。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成大自主開發-型混合火箭刷新紀錄-074657530.html

9DE6776D37751B9F
arrow
arrow

    j13jt51jr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